2018年1月10日 星期三

短評:澳門人為我們長臉了/愛瑪

筆足

澳門日報愛瑪的《 澳門人為我們長臉了》 一文提到"...一段短片,一個男人先後在台北、香港、珠海和澳門的街頭假裝把一袋水果掉到路上,結果是..."台灣人熱心,香港人冷漠但也有願伸援手的,珠海人多視若無睹只少數幾個猶豫再幫,澳門人多毫不猶豫地幫助陌生人,熱心程度僅次台灣。



這畢竟只是個小範圍的對比,未必反應大範圍均如此。要做較多案例的對比、較長時間觀察,才能較客觀地評價,例如對比多個地區(不同的富裕程度、居住密度、商住比例),考慮是否煩忙時間,設計若干種需受助情況等等。數據越大情況多樣越能全面反應各地差異程度。需案例多樣的原因在於,背景有別的人對何種情況需伸出援手,對同種情況的風險程度、成本(時間、人力)判斷各異。

內地似乎較多人不願協助陌生人,從過往的新聞消息可推測,部分源於耳聞目睹過騙案、麻煩的奇葩。況且文中所述案例,掉水果的小事一般人是可以自行解決的,視若無睹並不會受良心多大責備,幫手還可能增風險,那些人或許是這樣想的。換轉澳門人在內地見到同類情況,不知又有多少人願意主動幫忙呢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